III-II 在民科吧,永动机每天会被发明32次?
最后更新于
最后更新于
今天有人给本萌发了个b站视频,题目叫做“在民科吧,永动机每天会被发明32次”
作为民科吧的小吧,我很好奇的点开看了一下......不为别的......现在的民科吧猴群连32个都没有哪来那么多次永动机......
......好家伙......开幕雷击......看这大黑底白字我还以为是零度君转战B站了呢......(这人不是零度君)
好了,废话不多说,本期我们针对这个视频中的内容做一些必要的澄清。
虽然视频作者的夸张和玩梗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但是一些过于夸张的内容我们还是需要澄清一下:
在民科吧,永动机每天连一次都发明不了.......
根据大数据爬虫的结果:最近一年民科吧可以爬到的7300个帖子的第一页中,“永动机”的词频数据为446次,平均每天1.2次。这个频率大约为“相对论”的七分之一。如果我们按照主楼和回复各字少一次来计算,那么平均每天最多发明“永动机”0.6次......
实际上民科吧大部分时候每天连32个新帖都做不到,民科吧就没有真正成为“研究”永动机的主流阵地过.......
如果你想看永动机可以去隔壁永动机吧。
民科吧目前常住人口顶多几百,算上小号连5378个用户都没有......更别提5378个推翻相对论的人了。
民科吧≠民科的贴吧,民科吧≠民科
虽然民科吧同样也足够搞笑,但这个视频中列举的大量民科或民科理论和民科吧是没有关系的,比如:
虽然民科吧里“研究”相对论的大有人在,但是“超光速”并不是民科吧主流。如果你想看图片中这么弱的民科,可以去隔壁反相吧或者永动机吧。
259维度空间不知从何而来,连民科吧没有那么弱的言论......
再说一次,民科吧和民科是不是一回事!!!如果吧务团队能代表民科吧的官方立场的话那么民科吧的小目标就是“愿世界没有民科”
这个描述是错误的,根据目前民科吧的词云图来看哥德巴赫猜想都是非常小众的。
实际上大数据的结果显示:如果非要排三大目标那么也应该是相对论、运动力和量子力学
这个UP明显没在民科吧呆过......民科不仅有搞政治的......还有新冠疫情造谣的。之所以在民科吧看不见这种言论是因为有吧务团队啊........
实际上这个视频......真正列举的民科里只有两个和民科吧有关系,分别是雷绍武和民纷看:
实际上这位UP甚至可能根本没去过民科吧,因为他找的这两个真正和民科吧相关的图都来自零度君的知乎专栏《民科吧见闻录》
民科吧不能代表全部民科,只能说民科吧中的民科是民科总体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群体。民科吧中也不全是民科,比如民科吧的吧务团队就全是反民科(也就是民科口中的官科),俗称的动物园园长和管理员。
上访堵门早就是过去时了,现在民科吧的民科出名靠的是发论文、写书、申专利、开会:
民科吧的李子丰发了好多篇民科论文,甚至有一篇是SCI收录,当然也开过好多会
刘武青在《量子光学学报》的增刊发过文章,去蹭过的会更是不计其数
郭德胜也在某不知名刊物上发过文章
雷绍武貌似在某假期刊上连发了三篇文章
郭德强在境外某中文期刊上发过一篇文章
王东辉向Nature、Science等期刊投稿了不下30次
民科受教育水平并非都非常低:
民科吧的李子丰教授是燕山大学教授博导,同时也是民科(没错,是民科)
微博上的雷奕安副教授是在北大任教,也是民科
知乎上有个叫沙沙狐狐的民科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毕业生
民科吧的雷绍武自爆是四川大学毕业的(但貌似是中文系)
民科吧的郭德胜和郭德强貌似都读过大专
民科吧的王为民是某中学的教师
民科并非都是搞“理论”
民科吧里就有不少“实干派”的民科,比如:
雷绍武为了推翻牛顿力学亲自去扔石头做实验(当然被打脸)
刘武青不仅自己做实验貌似还跑去找官方机构做实验
灵魂保卫者也是为了做实验花了不少钱
现在还有一个正在折腾超级电机的卡车司机(但是贴吧号被封了)
其实正是因为有这些民科存在才会让“民科为什么成为民科”变成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并非是UP理解的“因为受教育有限”。
反对民科真的只是为了反对民科那么简单吗?
其实不是,老实说民科的死活与大家何干呢?
反对民科,其实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成为民科。要避免更多的人成为民科就要取得相关的话语权。
举个例子:
假如本萌是个民科,提出一个“绮梦璇xx定理”。那么假设一个小学生、中学生看到自吹自擂的帖子后去百度这个所谓的xx定理。他能得到什么? 他得到的信息全部都是支持这个所谓的理论的。话语权就是这么没有的。比如之前的酸科事件,背后就肯定是有诱因的。
因此,反对民科。主要反对的是民科的理论、行为,而不是民科本人。目的应该是带着批判去的......实际上,反对民科需要的是另一种形式的科普......这才是真正比较困难的部分